国度统计局日前颁布上半年经济数据,1至6月全国粗钢产量增长7.4%。与粗钢产量持续高企形成光鲜比较的是,今朝国内无缝钢管市场去库存化速度迟缓,产能多余问题依然凸起,进一步凸显经济构造调剂义务的艰苦性。
钢企
停不下来的企业
本年5月全国临盆粗钢6703.45万吨,同比增长7.3%,再创汗青新高。据中钢协最新统计,6月中旬82家重点无缝钢管企业无缝钢管月末库存1355万吨,环比6月上旬1285万吨大幅上升了5.47%。“行业进入发卖淡季,但钢厂未见有涓滴减产迹象。”金模无缝钢管网首席分析师罗百辉指出。
持续的临盆并没有使企业获利。截至5月底,中钢协86家重点统计无缝钢管企业中,有38家吃亏,吃亏面达44%,户均吃亏2.58亿元。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说:“我们能临盆各类产品,然则我们却都不赚钱了。”一句话道出了无缝钢管企业苦楚挣扎的近况。
在无缝钢管行业供大于求、日子广泛惆怅的背景下,为何企业“越吃亏越临盆”,停不下来?
河北一家无缝钢管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肯停产有多种原因,假如没有正常临盆就很难经由过程典质从银行获得贷款,还担心本身原有的发卖渠道会被其余企业抢走。而对很多国企来说,担当着更多的员工待遇等社会义务,减产更不轻易。
不仅仅是无缝钢管行业,今朝,我国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就连近年来国度鼓励的新兴行业如光伏电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都出现了产能多余。
处所当局的手错放
产能多余在我国并非新问题。国务院成长研究中间家当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本轮产能多余的重要原因是近三年的集中投资。在这一过程中,平易近营企业的感化异常大,这是因为处所当局以行政方法推动产能增长,使得投资行动产生扭曲。”
近年来,中心曾多次对产能多余问题进行宏不雅调控,尤其是对无缝钢管、水泥等传统多余行业实施严格的审批、核准轨制。然而一大量没有国度立项、没有环保审批的无缝钢管项目集合在内蒙古、宁夏等西部地区的工业园中,这些项目投资额动辄高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
“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上了车不买票”,已经成了无缝钢管行业内的“机密”。据泄漏,今朝有近四成的无缝钢管产能都属于违规项目。冯飞指出,在GDP和税收的诱惑下,很多处所当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仅赞助企业巧立名目偷梁换柱,还应用电价、地盘、税收等优惠办法,盲目上马新项目,进一步加剧了产能多余。
发挥市场力量果断去产能化
专家认为,全行业“穷冬”实际有利于遏制投资,镌汰落后,是行业重振的好机会。
但据有关材料显示,沪深两市35家上市钢企,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了本地当局补贴13.43亿元和30.57亿元,补贴增长幅度高达127.6%。
“今朝市场机制对产能克制、改正产能多余是掉效的。”冯飞表示,应高度看重产能多余并采取响应办法,不然不仅给行业带来灾害性伤害,更严重的是会出现体系性风险进而激发危机。
“化解产能起重要‘管住当局’。”冯飞建议,当局不要再去代替企业管投资、管效益,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和改正感化,包含削减审批,建立新型准入轨制等。当局应强化信息披露和办事本能机能,让投资者理性决定。
“经济刺激政策不克不及救企业,产能多余最根本的是要企业变少、产能变少,可行的办法就是市场镌汰和环保高压并行。”武钢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