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镀锌管焊接工艺评定实验成果 实验筹划 拉伸实验 曲折实验 冲击韧性实验aky(J/cm2) 抗拉强度δb/Mpa 断裂部位 曲折角度 面弯 背弯 焊缝 熔合线 热影响区(HAZ) 筹划Ⅰ 550/530 母材 50。 合格 合格 84.8 162 135.6 筹划Ⅱ 525/520 母材 50。 合格 合格 79.4 109.2 96.7 从拉伸实验成果可知,两种筹划的拉伸试样全部断在母材,解释焊缝的抗拉强度高于母材;曲折实验全部合格,解释焊缝的塑性较好。根据表5中的冲击韧性实验成果可知,筹划Ⅰ的冲击韧性明显高于筹划Ⅱ,证实筹划Ⅰ的焊后热处理规范比较幻想,高温回火不仅达到了改良接头组织和机能目标,并且使韧性与强度配合适当。从室温机械机能成果可知,所推荐的两种焊接工艺筹划均可用于现场施工。筹划Ⅰ采取了与母材成分接近的焊条,焊缝机能同母材匹配,焊缝应具有较高的热强性,焊缝在高温下经久应用不易破坏。难点是焊后热处理规范较为严格,回火温度和保温时光及加热和冷却速度控制欠妥反而会引起焊缝机能降低。筹划Ⅱ采取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施焊,固然可以省去焊后热处理,但因为焊缝与母材膨胀系数不合,经久高温工作时可产生碳的扩散迁徙现象,轻易导致焊缝在熔合区产生破坏。是以,从应用靠得住性推敲,现场采取筹划Ⅰ施焊更为稳妥。
|